期刊简介

本刊是由中国科学院主管,经国家科委、新闻出版署审核批准的理、工、医相结合的国家级学术刊物,杂志创刊于1985年,现为月刊(内文160页,约35万字)。杂志主要刊出放射学(包括CT、MRI、普通X线)、超声医学、介入治疗学、影像技术学、超声工程学、电子内镜学、核医学等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。本刊主要特点是:①综合影像;②信息量大;③理、工、医相结合;④传播及时。该刊是基础科研人员和临床医务人员学术交流的园地,是广大医生晋升中高级职称的重要依据,也是中国科学院唯一的医学工程技术与临床相结合的刊物。

首页>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
  • 杂志名称: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
  • 主管单位:中国科学院
  • 主办单位: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
  • 国际刊号:1003-3289
  • 国内刊号:11-1881/R
  • 出版周期:月刊
期刊荣誉:《CAJ-CD》规范执行优秀奖期刊期刊收录: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(日), 上海图书馆馆藏, 国家图书馆馆藏,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(含扩展版), 医学文摘, 哥白尼索引(波兰),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, SA 科学文摘(英), 北大核心期刊(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), 万方收录(中), 文摘杂志, 知网收录(中), 统计源核心期刊(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), 维普收录(中)
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2003年第07期

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CT表现及其CT动态观察的意义

刘丽芬;苏秉亮;牛广明;肖镇;李国华;贺军;李云霞

关键词:传染性非典型肺炎, 体层摄影术, X线计算机
摘要:目的探讨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CT表现特点,以期提高临床诊断水平.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诊断的46例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临床和CT资料.结果 17例表现为单肺叶单个病灶,以两肺下叶(10/17)及右肺上叶(5/17)多见,29例表现为多肺叶多个病灶,以两肺中下叶(14/29)多见,其次部位是:两肺广泛分布(5/29),右肺上叶为主(4/29),左肺上叶为主(2/29),右肺下叶为主(2/29),左肺下叶为主(2/29).病灶分布于胸膜下(31/46)或胸膜下并中央区(15/46),胸膜面范围较大.形态分为二种:球形(13/46),片状或类似扇形(21/46),多球形并片状或类似扇形12例.密度分为二种:磨玻璃样高密度(36/46)和实变样高密度(10/46).1~2周复查,病变范围扩大,密度减低,病灶增多(6/7),病变缩小,密度减低(1/7).1月左右复查,病变完全吸收消失(9/16),病变范围扩大,密度减低,病灶增多(4/16),病变范围扩大,密度减低(1/16),局部遗留少许纤维条索影(2/16).结论以下CT征象应为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较可靠的诊断依据:①病灶多发,胸膜下分布或合并中央区病灶;②球形,片状或扇形形态;③磨玻璃样密度;④病灶的CT动态变化.